王军霞, 1973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硕士学历,先后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曾在县城高中任教多年,现居北京,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工作。

近日,我们有幸采访了王军霞老师,听她娓娓道来她的新书创作历程,以及她对文学与生活的深刻感悟。王军霞50万字的长篇小说《追寻》以她个人的成长经历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从乡村到城市、从学生到教师的成长故事。书中不仅展现了主人公林子非的生活轨迹,更深入挖掘了她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精神世界与情感变迁。

从乡村到城市的文学映射
王军霞的成长经历与书中的主人公林子非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她出生于70年代,从农村考入省城,毕业后回到县城教书,随后考研到北京,最终在这座繁华都市定居。这样的生活轨迹与书中的主人公不谋而合。王军霞坦言,虽然书中的大框架基于她的个人经历,但许多细节和情节都经过了文学的雕琢。
“作为一个初写长篇小说的作者,完全虚构一个故事对我来说可能会有些隔膜感。并且这部小说的特点是对经历过的事情有比较深入的思考,完全悬空的环境不利于发挥主人公的这个特点。因此,我选择了一个我熟悉的环境和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代入情感,让书中的人物活起来。”王军霞说道。
尽管书中的背景与她的生活相似,但王军霞强调,书中的许多细节和情节都是虚构的。例如,主人公林子非在县城的婚姻失败,考研到北京后一直保持单身,这与王军霞本人的幸福婚姻生活截然不同。她希望通过这些虚构的情节,展现出人物在生活中的挣扎与成长。
从无聊到文学表达的蜕变
王军霞的创作动机源于她生活中的一段“无聊”时期。2009年,她硕士毕业后进入一家教育机构工作,虽然工作稳定,但缺乏创造性,让她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与苦闷。正是在这段时期,她开始思考如何填补内心的空白。
“当时我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否则脑子就要被无聊填满了。”王军霞回忆道。在朋友的鼓励下,她开始尝试写作。尽管她最初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持怀疑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找到了写作的乐趣,并将其视为一种精神上的出口。
“写作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更是为了表达我对生活的思考。”王军霞表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真实与虚构的交织
在书中,王军霞不仅描绘了主人公林子非的生活轨迹,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精神世界。她坦言,书中的许多人物和情节都基于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但经过文学加工后,这些人物和情节已经与原型有了很大的不同。
“书中的二爷爷这个角色,很多读者觉得非常逼真,但其实这个人物是完全虚构的。”王军霞解释道,“我只是将现实生活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特点融合到了这个角色身上。”
王军霞表示,她在创作过程中,特别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她希望通过书中的情节,展现出一个人在平凡生活中的内心波澜。尽管表面上看,主人公的生活平静无波,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变化。
碎片化灵感的整合与升华
王军霞的创作过程并不轻松。从2012年开始动笔,到2020年完成初稿,她花了8年多的时间来完成这部作品。在这期间,她不仅要兼顾工作和家庭,还要面对创作中的种种挑战。
“最大的困难是把想出的有哲理的句子放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并将那些碎片化的感受和灵感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王军霞说道。她常常在灵感来临时,随手记录下一些句子或片段,然后再将这些零散的内容拼接起来。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尽管创作过程充满挑战,但王军霞表示,她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她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尤其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感到迷茫的人。
全情投入,平凡生活中的不凡力量
王军霞的《追寻》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如何全情投入生活的思考。她希望通过书中的主人公林子非,向读者传达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林子非是一个对每一件事情都全情投入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她都愿意付出全部。”王军霞说道,“我希望读者能够从她的经历中感受到,生活虽然平凡,但只要我们全情投入,就能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成长。”
王军霞认为,现代社会中,很多人过于理性地对待生活,害怕受伤,害怕失败,因此选择“躺平”或“旁观”。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鼓励读者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全情投入每一段经历。
文学作为一面镜子,照见生活的本质
随着新书《追寻》的出版,王军霞对未来的期待也愈发清晰。她希望这本书能够被更多的读者接受,并从中获得共鸣和启发。
“作为一个作家,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己的作品能够被读者理解和喜爱。”王军霞说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面镜子,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思考自己的生活。”
王军霞还特别提到,她希望读者能够从书中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够帮助他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还能够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超越对立,回归人性
在采访的最后,王军霞特别提到了当下社会中关于性别对立的讨论。她认为,近年来女性主义的兴起固然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个别矫枉过正的现象。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一种更为平和与包容的性别观。
“女性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确实长期处于第二性的位置,追求平等是必要的。但过度的对立和对抗,反而可能让我们忽视了人性中更为本质的东西。”王军霞说道。
她认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首先都是“人”,都有着对情感、稳定和发展的共同需求。过度的性别对立,可能会掩盖这些共性,甚至加剧社会的分裂。
“我希望读者能够从书中看到,性别并不是决定一个人行为或思想的唯一因素。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与价值。”王军霞补充道。
她强调,书中的主人公林子非虽然设定为女性,但她的思想和行为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性别框架。她既有女性的细腻与感性,也有男性的理性与坚韧。王军霞希望通过这样的角色塑造,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展现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很多场合下没有必要刻意强调自己的性别特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真实的自己。”王军霞总结道。
平凡生活中的文学之光
王军霞的新书《追寻》不仅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全情投入生活的思考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写,她成功地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故事提升到了文学的高度。正如她所说,生活虽然平凡,但只要我们全情投入,就能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成长。
长篇小说《追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简介
主人公林子非是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女孩,本文叙述了她在省城上大学、毕业后回县城工作、经历婚变、考研到北京、恋爱、分手、追求梦想的经历和心路历程。集中刻画了一个一直赶路又一直反躬自省的思想者形象。
本文虽注重外部世界的描写,但更着意心路历程的描摹。慢慢走,慢慢赏,慢慢想。从她的视角,既能展现出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细微感受,又能体现出时代的变迁,内容广阔,对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都进行了哲学式思考。
由于潜意识的挖掘,过去与现在经常交织在一起。现实的思想性提升,哲理的生活化体现,贯穿于小说的始终。
本书简单概括就是:
一部缓慢的感知世界认识自我的心灵史;一部各种心理暗疾的自我诊断与疗愈史。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液化天然气槽罐车遭货车追尾发生泄漏多部门福建省南平市消防救援支队13日透露,12日14时左右,该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
-
180人星夜驰援!7小时筑起6公里“防疫180人星夜驰援!7小时筑起6公里“防疫长城”题:180人星夜驰援!7小时筑起6...
-
疫情下7人管好5000人“居委干部不要怕疫情下7人管好5000人“居委干部不要怕认错”题:疫情下7人管好5000人“居委...
-
专访王军霞:平凡生活中的文学深思,全情投入的人生态度
2025-04-10 09:07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3
2025-04-10 08:26
-
服务再升级上汽大众全系燃油SUV限时享整车终身质保
2025-04-09 23:43
-
逾170亿元!A股,又来一批增量资金!
2025-04-09 22:38
-
禾赛科技与零跑汽车深化合作;曝阿维塔汽车自研下一代智
2025-04-09 21:10
-
和讯投顾韩旺:大盘还能涨!
2025-04-09 2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首期围绕“越野车+机
2025-04-09 18:10
-
紫燕百味鸡亮相良之隆 供应链升级赋能餐饮新生态
2025-04-09 16:05
-
加拿大对部分美国产汽车征收的25%反制关税生效
2025-04-09 15:46
-
港元拆息今日多数偏软隔夜息微跌至3.0576%
2025-04-09 14:55
-
中国汽车在欧洲销量2月同比增长64%
2025-04-09 14:03
-
到底有多豪?百万级尊界S800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
2025-04-09 10:21
-
清明节假期内蒙古草原铁路发送旅客78.3万人次
2025-04-08 19:24
-
闲钱“债”升级华夏安和债券火热发售中
2025-04-08 16:53
-
“前店后厂”引燃故事商店品牌销售
2025-04-08 13:17